河床劇團:米之焰

郭文泰的台灣夢

【本報記者楊年熙報導】
下了高速火車,直接到亞維儂「走索人劇院」趕台灣劇團的場。一位蓄著小鬍子的西方青年過來問:「您那天來看河床?」他的語氣像個熟人,只好一面回答「河床是晚上九點?現在還有九個多小時」,一面尋思,何許人也?他一張西方面孔,但一口帶著台灣習慣語彙的標準國語,虛實之間一下子還逗不起來。

看了「米之焰」(Riz Flambé)之後,他又找到空檔坐過來長談,才恍然悟到,去年通過長電話的「河床劇團」創立人,「爆米香」和「米之焰」的導演,正在眼前。而電話裡的郭文泰,我不曾有一刻懷疑過他不是同胞,而是位「老美」。

郭文泰,原名Craig Quintero,出生於美國蒙大拿,今年三十八歲,未婚。在波士頓唸大學,主修文學和戲劇,在西北大學修碩士和博士學位,二000年完成以台灣「優劇場」為研究題目的論文。大學三年級時到中國學中文九個月,畢業後前往台灣,在文化大學研習京劇一年…

一九九八年時,為了參加「放風戲劇節」,在台大語言中心讀中文,同時在輔仁大學代課的郭文泰成立「河床劇團」(Riverbed),和三年前在芝加哥成立的同名劇團維持合作關係。從一開始,「河床」的特殊風格就在台灣劇場中間引起震撼,他的舞台有如動態的名畫,或具像的回憶及夢魘。就資料來看,直到這兩年在亞維儂演出的「爆米香」和「米之焰」,這是他一貫不變的特色。

欣賞一齣戲,本來可以「直接感覺」舞台。去年得以在不知情之下,先和「郭文泰」毫無成見地接觸,也是一種有益判斷的客觀態度。二00二年起定居台灣的郭文泰已那樣地融入當地文化,他的「出身」已被遺忘,而無需說明了。但是,知道他原是位愛上了台灣的美國人,同時也解答了對其戲劇的一些疑問。

他的舞台看似「貧窮」,比京劇的兩把椅子還要簡單,但是原無一物的牆壁會突然變化,掛的畫動了起來,木頭箱子變成電視(投影),椅面上立起小人和房屋,和實景中的演員形成視覺錯亂的幻景…

看了他的戲(Carl Johnson負責舞台設計),留下的是一幅幅畫面,不時地在眼前浮現,卻不知道為什麼。畫面沉靜而緩慢地演變,有時被憂傷懷舊的美國歌曲攪動,所構成的世界似曾相識,又全然陌生。

這個戲劇舞台是在現實世界之外的空間裡,潛意識?誰的潛意識?導演說,一般人的。但潛意識當是長年生活經驗的沉澱,郭文泰的童年畢竟不是在台灣度過,他卻在這第二故鄉找到表現的動力。他戲劇裡來自美國學院派的冷調和殘忍風格,和他所敘述的台灣人情味和溫馨熱絡的氣氛亦大相逕庭。

他說,他所尋找的,是全面的舞台,具備各種藝術元素,少了那一種都會感到遺憾。他希望他的舞台是觀眾照見自己的一面鏡子。他的舞台確實精緻,但也許只能關照到某些與導演個人經驗相近的人。

演員在這中間呢?郭文泰說,他寧可放棄比台灣高出四萬美元年薪的工作,到台灣做劇場,因為能找到彼此坦誠合作的好演員,能依照他的意思做出精準的動作表情,「他們不需要知道演的是什麼」,整個架構起來,便成了一種境界。換言之,沉默無語的演員只是在呈現一種場景,其餘都在導演心中。

*本文轉載自歐洲日報